三国杀高手进阶必看文 牌序的终极攻略
2013-01-11 21:38:28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一般来说,未知行动都要在已知行动之前干,理由只有一个:信息量决定行动
不过可以分成两点来看
1.自己得到的信息量
你做完一个已知行动并不会增加你的任何信息量,而未知行动可以
先把已知行动做了不会对你接下来的行动造成任何判断上的优化,而如果先把未知行动做了,得到了更多的信息量之后可能会改变行动,这时你就会庆幸“幸好我前面没先把已知行动做了”
问:边上坐个敌人有八卦,自己有过拆和无中,出牌策略是“拆八卦”“开无中”,牌序应当如何?如果没有按照正确牌序出牌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拆八卦是已知行动,开无中是未知行动,先开无中能给自己提供信息量来更好的使用拆。如果先拆再开无中,如果开出顺手而你其实想要盾,后悔了吧?
而且俗话说好拆要用在刀刃上,可能之前局面的刀刃的确是集火对象的八卦,但在你开完无中有顺手的现在,显然这拆就没用在当前局面的刀刃上了,这就是信息量的不够导致判断错误
要注意的是在这问题里先开无中再拆八卦是永远都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再强调一下前面说了通篇的“问”皆忽略无懈),而先拆八卦再开无中却可能会出现问题即使可能性很小
所以才能如此武断的说到底何为正确何为错误,三国杀拼的不是谁更高端,而是谁失误更少
正好前两天我挂树看到的实例能用在这里:
主忠内反局,内奸孙权已制衡过,现在连弩-1仁王,2普杀1雷杀有铁索,下家反貂蝉1血3牌,血都是被南蛮打掉的,对家主刘备3血0牌,上家忠荀彧1血0牌有八卦。
内奸遇到如此大好形势心里自然会有些浮躁同时却又松懈,很正常旁观者清,就算是最强的大神我也不信能永远不会判断失误,但良好的牌序习惯却能弥补很多思维漏洞,具体看下面。
当时内奸的牌序是连环主忠,雷杀主,然后2杀貂蝉,思路也很明显,老生常谈主忠内反局先杀忠,于是先把忠杀了再杀反
结果如何呢?貂蝉2闪没死,主公2血裸奔,接下来是貂蝉的回合,最后你懂的。
先不说先杀忠再杀反这思路对不对,首先要在出第一张牌之前习惯性的想好我这回合会如何出哪些牌,连环雷杀属于一个组合行动,另外两刀是给貂蝉的(如果第一刀貂蝉就死了那自然第二刀就给刘备,但事先规划肯定是规划给貂蝉)
现在的出牌策略是“连环主忠雷杀主”“杀貂蝉”“杀貂蝉”,牌序应当如何?
首先“连环主忠雷杀主”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已知行动,因为貂蝉即使有桃也不存在任何救荀彧的理由,也就是说只要你用了连环和雷杀这两张牌是必然能得到主公掉1血忠臣阵亡这结局的,这些信息在出牌之前你就有,所以这行动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信息量
而杀貂蝉显然是未知行动,你不知道貂蝉有没有闪会不会死,即使事先知道貂蝉会死也不知道会来3张什么牌,而当你看到这两刀杀出去之后的结果,你将会比出杀之前更好的理解当前局势,因为得到了信息量
所以牌序应该是“杀貂蝉”“杀貂蝉”“连环主忠雷杀主”。
付诸实践的话,当内奸2杀貂蝉之后发现貂蝉全闪肯定瞬间心凉了半截,也可以冷静的思索如何更好的利用手中的铁索雷杀达到当前局势的最佳效果
嚼着貂蝉肯定没第三张闪了可以连环貂蝉荀彧雷杀貂蝉,怕貂蝉真3闪可以连环主反雷杀主留荀彧进主忠内,因为这局面进主忠内显然比进主内反要安全的多,主忠摸到酒桃之前就是刘备+白板的组合,而自己连弩神装收貂蝉3牌说不定还能干出一番事
但无论如何此时都不会再采用“连环主忠雷杀主”这行动了,因为在比之前得到更多信息量之后发现这实在不是最优解。当然如果这时候再考虑一下出牌前的策略的话发现可能一开始这决定就有不妥,但最后却也能成功的弥补了些损失。
问:边上敌人有仁王有几张手牌,出牌策略是“顺防具”“顺手牌”牌序应当如何?
不回答了自己琢磨,不要生搬硬套因为一个已知一个未知就先未知,而是要真正搞清楚如果这时候如果先已知行动会不会可能出什么问题,即使这“可能”非常小
2.敌人得到的信息量
无论你做已知行动还是未知行动敌人都会得到信息量,而已知行动的结果不会以敌人的意志而改变,但未知行动却会,所以要先趁敌人信息量少的时候把未知行动做了
要不要闪你,要不要无懈你,当敌人了解了更多的信息时,你就吃亏了
所谓老生常谈的“最后贴乐”就是这个道理,给谁谁头上贴个乐,这显然是已知行动(乐中不中不是你出牌阶段的事情,但要贴肯定贴的上),而贴乐这行为可是给了敌人相当大的信息量,自然要最后做
问:1血6牌有2桃1杀,装备贯石,出牌策略是“吃2桃”“杀敌人”牌序应当如何?
答:敌人无论得到多少信息量都不会让你吃桃回不了血,但敌人得到更多的信息量却能更好的选择要不要出闪,有没有必要用一张闪换你的两张牌
一般来说桃子要吃的话最后吃,用不到的装备要挂的话就最后挂,乐最后贴,这些都算是常识性的牌序了。
接着有必要说一下什么时候需要在干未知行动之前先干已知行动。
上面一共提到了两方的信息量:自己,敌人。不过可别忘了还有一方的存在:队友
当你在你的出牌阶段的某个未知行动其实是要队友选择判断时,偶尔也可以先做已知行动来给他信息量来正确的引导
自己回合要让队友做出判断的情况并不多,借刀AOE都算,但主要还是落实在技能上
比如一个军争绝迹但标风绝不罕见的配合,先挂对应花色装备再AOE送队友司马关键的判定牌如红桃或雷牌
这里挂装备是已知行动,AOE是未知行动,但却先把装备挂起来了,这就是给队友信息量
先干已知行动这种情况真的很少,所以即使默认“未知行动在已知行动之前干”问题也不是多大……但偶尔也要注意一下而已
选择题:你是2位忠,手里有杀有乐,主张角,3号反3血3牌甘宁,456都是反贼而且嘲讽度均和甘宁差不多每个都可以当做首杀对象,这时候张角主说了一句“杀我”,你出牌策略是“杀张角”“乐甘宁”牌序应当如何?
A.老生常谈“最后贴乐”,所以先杀张角让他按照他自己的判断选择雷击一名反贼,然后乐甘宁
B.先乐甘宁,然后杀张角,让他按照他自己的判断选择雷击一名反贼
C.拆顺扒光张角然后古锭酒杀张角再打字“杀的就是你”最后给张角贴个乐
了解了以上几点,在牌序方面算是入门了,为啥说只是入门?因为实际上光是了解已知行动和未知行动之间的关系根本解决不了真正难的问题,真正难的问题就是一堆未知行动放在那里让你决定行动的先后顺序,但其实无论谁先谁后都能说出道理,不过只要了解牌序本质的话,即使是未知行动之间的判断也并非完全无规律可循。
再次强调一下为什么未知行动要在已知行动之前做??因为未知行动能提供给你信息量已知行动不能,先做未知行动能优化出牌策略
所以信息量越大的行动,越适合优先做;而越容易被信息量优化的行动越适合后做(这种行动一般自由度都比较大)
结论就是:出牌优先进行能给你信息量大的行动;出牌优先进行自由度小的行动。
信息量大意味着能更好的分配后面的行动
自由度小意味着更不容易被你增多的信息量改变出牌策略,或者说放在后面进行也好处不是很大
以最常见的无中顺手过拆这三张锦囊为例(研究未知行动的牌序自然不存在拆顺明装备或唯一明手牌或判定牌这种已知行动)
先看信息量:无中能提供两张未知牌的信息;顺手能提供一张未知牌的信息;过拆仅仅是在拆手牌半透明或透明的手牌时才能提供一点信息量,拆纯暗手牌信息量相当小
再看自由度:无中几乎毫无自由可言只有开与不开两种选项,要不就是开要不就是屯没啥多余的选择;顺手限制距离1,选择自己认为的关键牌顺;过拆是全场找关键牌来拆
这样一对比就很明显了。信息量:无中>顺手>过拆;自由度:无中<顺手<过拆
所以合理牌序一般为无中→顺手→过拆
上一篇:铁索连环的重要性 三国杀庞统心得分享
下一篇:最后一页
